城市計劃與時前進轉變,以適應氣候多變
「地表形態不斷變化,設計必須與時俱進。」台北大學房地產與城鄉學系助教顧嘉安指出,在城市計劃之前,透過模型分析可以減少公共設施的浪費。例如,必須重新設計不同的城市綠色屋頂和雨水花園,並考慮微氣候變化。
台北大學房地產與城鄉學系助教顧嘉安18日發表研究成果時表示,近年來,地候變化導致極端氣候現象,影響城市發展,尤其是城市地區。
因此,城市計劃必須提前納入氣候變化因素。他說:「一些城市的發展是向郊區蔓延,而不是集中在都會區。」顧嘉安表示,透過對城市規劃前的模型分析,可以減少無效的公共設施,制定更完整的社群防災計劃。他補充說,該團隊鎖定了台北、新北、基隆和桃園,發現交通、經濟、房價的不同因素導致了不同的發展模式。
「地表形態不斷變化,設計必須與時俱進。」
顧嘉安指出,北大特區是20年前的農業用地,但現在它是一個小城市。農業用地轉化為城市商業區後,地表變為不透水材料,城市防水效率將大大降低。
他說,此時,防水城市必要的透水路面和雨水花園機制將被重新設計,「而非一體適用。他解釋說,設計必須與時俱進,「例如,綠色屋頂在不同地區的使用會有不同的效果,差異仍然很明顯。」
如何建設高效的韌性城市?顧嘉安坦言,土地利用的減洪策略不是越多越好,而是政府應該利用公權力限制土地發展,「在低風險地區限制建築商的發展。」
顧嘉安引用的報告資料顯示,建築密度從每平方公尺5棟樓降低到2.5棟樓的平均風速可以增加4%容積率降低25%平均風速增加5%,風速將更平均地分佈在空間中。
最後,他強調,微氣候對城市的影響是長期而巨大的,「早期評估城市發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。」